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标准化政策和资讯

  • 5项船舶工业国家标准发布

    <正>2025年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6号公告,批准发布《普通螺纹基本尺寸》等21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其中,船舶工业国家标准共5项,全部为制定项目,主要涉及极地电伴热装置、燃油加注与消耗统计、压载水管理等领域。除GB/T45486—2025实施日期为2025年10月1日外,其他4项的实施日期均为2025年7月1日。GB/T 45484—2025船舶与海上技术接收船上加注燃料质量流量计要求GB/T 45485—2025船舶和海上技术电伴热钢质小舱口盖设计和试验要求GB/T 45486—2025船舶与海上技术压载水管理系统(BWMS)紫外反应器的比例缩放数值模拟与计算GB/T 45487—2025船舶与海上技术海上环境保护船舶燃油消耗数据收集规范GB/T 45488—2025船舶与海上技术防火水密舱口盖

    2025年03期 v.58;No.345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25年第一批团体标准发布

    <正>根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经过标准编制、立项、征求意见、审查、报批等程序,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批准《油船智能货物管理系统测试要求》(T/CSNAME 099—2025)等9项团体标准于2025年3月31日发布,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T/CSNAME 093—2025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建造安装要求T/CSNAME 099—2025油船智能货物管理系统测试要求T/CSNAME 100—2025智能机舱机械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系统测试验证要求T/CSNAME 104—2025船舶设计协同管理及协同平台通用要求T/CSNAME 106—2025智能船舶船基服务平台架构及测试方法T/CSNAME 107—2025海洋装备用耐蚀镁合金铸件T/CSNAME 108—2025海洋装备用耐蚀镁合金型材T/CSNAME 117—2025船用舵机能效基值与分级原则

    2025年03期 v.58;No.345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中国船级社(CCS)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规范指南清单

    <正>2025年第一季度(1—3月),中国船级社(CCS)发布多个规范、指南,清单如下:

    2025年03期 v.58;No.34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国际标准化动态

  • 2025年2—3月ISO发布船海国际标准汇总

    <正>2025年2—3月,在船舶与海洋领域,ISO共发布了6项国际标准,涉及小艇、海上结构物、船舶航速和功率等领域。1.ISO 10239:2025《小艇液化石油气(LPG)系统》(发布时间2025年2月)本文件规定了在小艇上永久安装的LPG系统及LPG燃烧设备的安装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内部装有LPG气罐的便携式烹饪设备,气罐容量为225 g或以下(参见附录D)。本文件适用于所有LPG钢瓶的储存。2.ISO 19901-4:2025《包括低碳能源在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海上结构物的具体要求第4部分:岩土工程设计考虑因素》(发布时间2025年2月)本文件可用于低碳能源行业中海上结构的基础设计。本文件包含的岩土工程设计规定适用于广泛的海上结构,而非特定的结构类型。3.ISO15016:2025《船舶与海洋技术通过分析测速试航数据以确定航速和功率性能的评估规范》(发布时间2025年2月)

    2025年03期 v.58;No.34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发布3D打印新建议

    <正>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发布了一项新建议Rec.186,以为增材制造技术(通常称为3D打印)在船舶和海工领域的应用建立标准化框架。随着海事行业持续引入先进制造技术,以提升造船与海洋工程的效率及可持续性,增材制造正逐渐成为传统制造工艺的替代方案。该技术将数字3D模型转化为一系列的2D截面并逐层物理打印,最终制造出三维物体。与铸造、锻造和焊接等传统方法不同,增材制造提供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减少了材料浪费,并具有按需生产的潜力,其灵活性允许本地化生产和定制,为特殊的船舶和海工应用场景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2025年03期 v.58;No.345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技术交流

  • 渔业船联网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建议

    王体涛;赵宝祥;王硕;

    为促进渔业船联网(Fishery Vessel Internet of Things, FVIoT)领域的标准化建设,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内标准等3个方面分析渔业船联网领域的标准化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标准化工作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渔业船联网领域标准化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3期 v.58;No.345 5-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基于设计周期的船体结构模型数据质量优化

    赵洋;窦培林;张小辉;袁洪涛;栾志萌;

    为加快船舶设计向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Based Definition, MBD)应用,提升船体结构模型数据质量。结合三维模型创建的“前、中、后”3个主要阶段,探讨设计标准体系、结构库建库和自动化检查相结合的框架体系,提出基于产品设计周期的优化模型数据质量的思路和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标准化建库方案有助于提高建模的效率和模型的一致性;模型检查工具的检查修改效率相对于人工提升了96%。研究成果可为船体结构模型质量优化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58;No.345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船体外表面在海水环境的腐蚀评价体系及缓解措施

    周重威;郭航;陈永强;胡喆;谈啸峰;李志远;

    海水环境对船舶的金属外表面有腐蚀作用,影响船舶的使用性能。为便于评价船舶外表面的腐蚀情况,为船舶维修保养提供借鉴依据,查阅资料文献,结合日常船舶修理工作经验,从腐蚀特点、腐蚀原因和腐蚀种类等3个方面分析船体金属外表面的腐蚀问题,同时建立一个腐蚀情况评价体系,并对缓解腐蚀问题给出解决措施。研究结果可为船体外表面的维护保养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58;No.345 19-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船首底部砰击加强结构设计分析

    朱荣荣;赖蕾;周骏;

    为避免船首底部区域遭受波浪砰击而导致结构发生破坏,需对船首底部进行加强设计。以同主尺度、不同起重能力的全回转起重船为例,依据规范对船首底部砰击加强结构分别采用规范设计方式和直接计算方式进行设计,在均满足规范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对比分析这两种加强设计方式的优劣,从而为工程技术人员选择船首底部砰击加强方式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3期 v.58;No.345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77000 t多用途纸浆船建造工艺优化

    胡秀媛;尹龙;

    为了达到提高船舶建造质量、缩短建造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基于77 000 t多用途纸浆系列船,对建造过程中的多项工艺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优化改进措施。研究表明:优化举措的成功应用可有效提高船舶的建造效率,节约建造成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建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025年03期 v.58;No.345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大曲率双曲钢板模压成型工艺

    孙佳;

    为了获取大曲率双曲钢板较好的成型质量,采用制作专用模压工装模压成型的方法,通过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规范工艺过程中模具及钢板下料初始设计、检验样箱及模具制作、模具线型修正、模压成型、局部水火矫正等诸多工序,制定各阶段过程质量管控点,使得双曲钢板模压成型后型线光顺,各板材接缝处能够光滑过渡,整体成型质量较高。研究成果可为船舶建造和修理时大曲率双曲钢板的模压成型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3期 v.58;No.345 33-3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压缩空气填角焊试验方法应用

    秦磊余;刘国阳;孟庆磊;孙继林;

    压缩空气填角焊试验方法对装配精度及填角焊接要求较高,并且存在气道是否完整畅通的疑虑。在对压缩空气填角焊试验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目前广泛应用的药芯焊丝电弧焊焊接方法(Flux Cored Arc Welding, FCAW)对T型填角焊接接头压缩空气试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船体结构典型贯穿接头气道分布,基于试验及分析结果合理设计试验模型并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证实了设计条件下压缩空气填角焊试验的可行性。研究还提出了该试验方法的使用限制以及在装配与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该试验方法的应用提供指导。

    2025年03期 v.58;No.345 37-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液化气船压缩机房盆舾装安装工艺

    刘荣梅;董三国;潘建庆;曹新光;

    压缩机房是液化汽船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设计时压缩机房未设置隔离空舱、材料和设备等未按实施阶段安装管理,因此影响整个舾装件的完整性,且压缩机房设备单元与甲板采用共同底座的形式,存在结构振动严重的情况。针对传统压缩机房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在建22000m3乙烯运输船为研究对象,利用压缩机房双层底进行压缩机房的盆舾装设计,通过取消单元共同底座的设计方法,有效地降低船舶的质量和重心,达到压缩机和马达等液货设备提前安装完成的目的,提高了管系和电缆等舾装件安装的完整性,实现了船舶功能模块化设计。

    2025年03期 v.58;No.345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智能船舶机械处所狭小空间管系布置设计

    吕兴飞;

    为了研究解决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狭小空间管系布置,基于三维模型布置与设计,采用增加海水沉淀舱、施工前移、单元化、改变通风型式等方式方法。结果表明,这些方式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狭小空间布置问题。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智能船舶与小型船舶管系狭小空间布置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3期 v.58;No.345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大型LNG燃料舱(罐)应急潜液泵安装方法

    孙辉;雷旭;朱耀慷;聂付雨;

    潜液泵作为大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运输船的核心动力输送装备,其性能对LNG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具有很大影响。由于应急潜液泵在超低温、密闭环境下的安装存在惰化控制难、密封失效风险高及工艺复杂等技术挑战,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安装方法以保障设备运行稳定性。通过对应急潜液泵的安装与拆除流程展开研究,提出泵井加底阀的安装方式,在此基础上,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应急泵安装流程,核心工序包括泵井惰化、泵体安装、泵体拆吊,并通过实船操作验证其安全性与可靠性。所提出的泵井-底阀协同安装工艺突破了传统外置泵保冷与密封技术瓶颈,为超低温环境精密设备安装提供了工程范式,为同类LNG燃料舱(罐)潜液泵的安装运行提供借鉴。

    2025年03期 v.58;No.345 53-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某高速柴油机连杆轴瓦烧蚀原因分析

    丁洪兵;邵伟晨;邵利民;

    为了排查某型高速柴油机连杆轴瓦烧蚀故障产生的原因,在对柴油机连杆、曲轴、主轴瓦以及活塞缸套等主要部件进行测量检查的基础上,采用故障树的方法对可能的因素逐一进行检查分析,确定柴油机滑油中金属类杂质含量超标且未做及时处理事是故障产生的原因,继而制定维修方案,恢复柴油机性能。定期对柴油机的滑油品质进行检测,对柴油机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2025年03期 v.58;No.345 58-6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数据平台的新能源船舶快速故障响应

    沈建军;

    为了第一时间在新能源动力系统发生故障后进行故障响应,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通过工控机将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数据传输到岸端数据平台,并实施数据清洗、处理和筛选,提取出故障信息,并在故障发生时将相关故障信息发送到应用程序中,使得相关设计师能够第一时间得知船舶报警情况并完成故障响应。基于数据平台的新能源船舶快速故障响应应用程序设计,可帮助技术人员通过应用程序推送进行故障快速响应,完成船员被动要求船只维保到技术人员主动维修保养的转变。该设计大大提高了新能源船舶故障响应效率,实现新能源船舶智能化维保,为新能源船舶数字化远程管理奠定基础。

    2025年03期 v.58;No.345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物联网的LNG船修理碳捕捉系统智能化设计

    迟学成;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船修理中的碳捕捉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环保效率。分析LNG船修理过程中的碳捕捉需求,详细阐述基于物联网的碳捕捉系统的设计,包括物联网架构的总体设计、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与云平台和数据分析系统的集成等。对设计的系统进行测试,显示该智能化碳捕捉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有效提高碳捕捉效率和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水平。结果表明,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LNG船修理的碳捕捉系统不仅能提升环保效益,还能增强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管理性。

    2025年03期 v.58;No.345 66-6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船舶高压岸电调试装置自研技术创新与应用

    张金勤;

    为了降低船舶高压岸电系统调试成本、提高调试效率以及减少港口污染排放,自主研发高压岸电系统调试装置,采用先进电气控制技术和电能转换装置优化设计,实现模块化和相序自动检测等创新。自研装置在成本、调试时间和人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平均单船节省成本超95%,调试时间缩短50%以上,工作负荷减少20%。在环保效益方面,可减少运输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污染等。自主研发的高压岸电系统调试装置具有显著经济和环保效益,性能稳定可靠,可为研发企业带来技术和品牌的提升,为船舶建造电气调试领域提供新路径。

    2025年03期 v.58;No.345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打捞船CCTV摄像头及远程监测智能办公系统

    李亮亮;

    随着我国岸站的建设,船务公司希望可在陆地办公室实时监看工程船舶在作业和航行过程中的实况,以提升作业和航行安全及工作效率。结合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所承建的12000t抬浮力打捞船实例,采用打捞船上的闭路电视(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CCTV)视频监控装置、视频服务器、局域网装置、海事卫星通信(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 VSAT)装置、岸基数据处理装置和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视频监控软件等在陆地办公室对实船实时数据和画面行进行监控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保障船舶航行和打捞作业安全,同时提高打捞作业的工作效率。

    2025年03期 v.58;No.345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船用工装脚手架的数字化设计策略与实施路径

    王君库;

    为了提高工装脚手架的数字化设计水平,快速跨越目前二维、三维设计手段相结合的阶段,以77 000 t多用途船为例,通过梳理船用工装脚手架数字化设计过程的关键步骤和方法,分析其数字化设计的思路和实施难点,提出一种可广泛应用于船用工装脚手架的三维数字化设计方法与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船用工装脚手架的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对加快实现船用工装脚手架数字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年03期 v.58;No.345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优化

    郝书婷;孙鹏;毛羽飞;

    针对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现状,揭示其在技术、防护手段、管理机制和国际协作方面等的不足,采用文献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当前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效果及存在的漏洞并提出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存在技术防护手段不完善、管理机制执行不到位和国际协作不足等问题,导致船舶运营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优化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需要技术、管理与国际协作等的深度结合,通过智能化防护、管理制度完善以及全球协作网络建设等,可显著提高船舶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025年03期 v.58;No.345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甲醇燃料解析船舶绿色低碳发展

    马登云;

    船舶制造业和航运业的绿色转型目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提升船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水平。对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法规、绿色低碳技术、智能船舶技术、甲醇燃料及系统原理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船舶绿色动力系统和配套设备的升级,船舶污染物排放得到严格控制,航运绿色低碳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随着减碳力度逐步加大,船舶燃料的低碳化、零碳化升级是解决减碳的最终途径;继续加强新型低碳/零碳燃料的应用研究,同时辅之以节能装置及节能系统,可以实现船舶温室气体零排放或近零排放的目标。

    2025年03期 v.58;No.345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下载本期数据